详细页面

读书的三重境界:好读书、能读书、会读书

发布时间:2024-08-29 作者:李微锁 来源:咨询公司 字号: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那么,如何培养有趣的灵魂?别无良策,无非两个字:读书。

读书可以分为三种情形,即好读书、能读书和会读书。正如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是有“好读书”的志趣,哪怕志力于读书的好友不多,也可独上高楼,走尽天涯路。‌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的是有“能读书”的坚持,即使衣带渐宽,人也憔悴,也绝不后悔。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是“会读书”的效果与成功,只为耕耘莫问收获,读书可以让我们充满书卷气、进取心和正能量,最终和书融为一体,正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好读书

但凡有空闲,“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不仅解饿,而且解馋。不管是什么书,都能汲取自己所需要的养料,博览群书,为我所用,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宋代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的名言“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这和《左传》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正一反,说的是同一个道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胸无点墨,何来书香?近代的曾国藩更是以戏谑的语言“三代不读书,一屋都是猪”,在家书中告诫子孙要好读书。

西汉文学家刘向先生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不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只要能养成一种好读书的习惯,都让我们受益良多。“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好读书,是一种生活的姿态,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书非借不能读也”,可以去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却不要束之高阁,附庸风雅,装点门面。

能读书

一个人好读书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去读书,无疑是人生中的一大遗憾。一个人不但好读书而且能读书,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没有经历过“家无隔夜粮,身无再换衣”的饥荒岁月,又有几人能感同身受?

无论穷和富,天下做父母的,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会竭尽全力去供养孩子去读书。他们无非巴望孩子,多一点选择生活的权利,而不是被生活所选择。有的人在不懂事的年龄,很难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等到理解父母的时候,却已成为孩子的父母。

学校课本的书和图书馆的书可以读,它们如汪洋大海让我们一苇渡江,逆流而上;参加工作后的专业书和社会书,它们如深山宝藏,让我们术业有专攻,学会去担当。再也不会像父母当初欲借书而不得的尴尬和无奈,再也不会像父母侥幸借到而必须挑灯夜读才能如期归还的苍凉和局促。

只要自己喜欢的读物,随时可以网购置于案头、枕边和车上,可以分门别类,更可以融会贯通。正如培根先生所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根据自己所需,带着问题读、浏览目录、跳过无用的内容,有的需要一目十行,有的需要反复咀嚼。一个人的经历毕竟有限,我们需要一双会选择书籍及内容的慧眼。

会读书

拥有好读书的先天基因、能读书的社会环境,我们还需要在浩如烟海的图书市场选择一些能激发我们进取心和正能量的经典书籍。会读书是一种智慧。

首先,本行业的专业书,我们必须精读。不能浅尝辄止,而要了然于胸。这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务实进取之道,出类拔萃之魂。这可能要花费我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钻研和请教,职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加强本专业的学习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其次,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有空的时候要大量博览。海纳百川,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可以与《茶花女》谈一次关于风花雪月的爱情,可以走进《红与黑》和于连挑战世俗的《傲慢与偏见》,可以打开《平凡的世界》研究她如何点燃并激励几代中国人熊熊燃烧的进取心,还可以欣赏一下《唐诗》《宋词》和《文心雕龙》等究竟能不能称得上《古文观止》?

第三,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这是周恩来总理作的一联,指的是要与有理想有抱负、人格高尚的人共事成为朋友;要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我们在精读、博览的同时,我们更要读社会这本包罗万象的奇书。

毛主席一生登攀书山之路,别具风景,而他读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勤于思考、活学活用、知行合一”,这也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诚哉是言!当我们拥有万卷书和万里路作为阅历和底气,自然腹有诗书气自华,自然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读书吧!

浏览次数:25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