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乔志超:来这儿肯定有活干

发布时间:2022-08-05 作者:乔志超 来源:基础院 字号:

回忆起我首次深入接触铁路行业还是在学校。2011 年,我跟随导师进行法国 TVM430解调技术研究,而后逐步了解我国的高铁发展历程——从秦 沈客运专线开通 ,到2003年首条 2008年京津城际开通,再到2011年京沪高铁开通,中国开启了高铁建设的序幕。电气铁路交叉课题的研究开阔了我的视野,为后来进入铁路行业埋下伏笔。

2013 年我从清华大学毕业,我所学的电气工程专业主要就业方向是 国家电网各企业、电力设计院、电气装备制造企业等;所做课题为铁路相关,关联企业为各铁路装备制造企业。最终我将择业目标初步确定为电子电气类企业。

在找工作时,除了将简历投递至传统电力行业企业外,我还特意关注了中国中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等铁路企业。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通号设计院的面试,员工非常接地气,也很忙碌,在短短的面试过程中办公室电话不断。我被这里的工作氛围所吸引,觉得来这儿肯定有活干。

入职后,我一直从事轨道电路装备的系统开发和电磁计算研究工作, 逐渐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场的转变。通号研究设计院提供了行业顶级的研发平台,众多学术工程大师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有一段时间,我潜心研究攻克脉冲信号的仿真问题,在实验室封闭一段时间后理论模型的误差仍然很大。有一天,我的良师赵自信对我说:“我院从来没有靠一纸论文成才的专家,这里不是纯理论纯学术,而是应用技术研究的机构。”我恍然大悟,立马携带设备仪器奔赴现场建模,最终找到了问题所在。经过此事 我意识到,搞研发闭门造车要不得, 理论必须和现场相结合。

一路走来,我从一名轨道电路研发工程师不断成长,逐渐组建了传输计算团队,独自主持多项科研项目,研发的产品已在全国多条铁路线路 多座车站上道应用,并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现在正处于各行各业 变革时代,我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负时代。

 

浏览次数:725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