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电磁环境效应及电磁安全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首届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3-07-06 作者:白英杰、刘卿君 来源:基础院 字号:

近期,电磁环境效应及电磁安全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首届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北信公司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尚合,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副司长刘燕,二级调研员刘晓冬,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副主任曹玉,石家庄铁道大学校长冯文杰,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赵鹏,中国通号党委委员、副总裁、总工程师张志辉,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啸林,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徐宗奇,副总经理刘岭及相关单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会议。

电磁环境效应及电磁安全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是由研究设计院集团牵头,联合北京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共同组建,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

“电磁环境效应及电磁安全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作为国家铁路局在铁路电磁环境效应研究方向布局建设的第一个行业基地,紧密结合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的现实需求与长远发展,基于轨道交通系统级电磁环境效应领域国内领先的研究平台,致力于轨道交通列控装备电磁环境效应方面的工程性应用研究和创新性基础研究,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磁环境适应性技术及装备。

刘燕高度肯定了中国通号多年来立足轨道交通攻坚自主创新,致力于振兴民族轨道交通产业所做的贡献,并对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提出四点期望,一是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发力,准确把握制约发展的卡点,大力解决技术突破的难点;二是在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上发力,深化铁路电子设备一体化主动安全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三是在深化协同融合开放上发力,强化产学研用相互协同,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四是在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利用上发力,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和创新基地。

曹玉表示,面临复杂的电磁环境,电磁环境效应的研究已成为轨道交通运输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电磁环境效应及电磁安全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瞄准高铁新技术带来的电磁兼容新挑战,凝聚国内电磁兼容研究的顶尖资源,形成合力,提升新电磁环境下的装备可靠性。

张志辉指出,基于“电磁环境效应及电磁安全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平台,开展中国铁路的电磁环境效应研究,旨在从根本上改善中国铁路的电磁环境适应性和电磁兼容性能,保障我国铁路安全可靠运营,实现自主核心技术和标准体系“走出去”。

刘晓冬代表国家铁路局宣读工程研究中心批复文件,副司长刘燕与依托单位负责人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啸林共同为工程研究中心揭牌。

张啸林宣读了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工程研究中心领导、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名单,卢春房院士任技术委员会主任,刘尚合院士任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徐宗奇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任管理委员会主任。

会上,工程研究中心李智宇副主任作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基础及发展构想报告。与会专家围绕中心建设发展,充分研讨交流,积极献言献策,对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基础、中心定位与任务、中心发展构想等方面提出了指导与意见建议。

期间,与会领导一同参观了轨道交通电磁环境效应与测试平台,工程研究中心曹鹤飞总工程师为参会人员讲解了平台的详细概况。

未来,工程研究中心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形成原创技术策源地,实现轨道交通电磁兼容产业技术更新换代和技术引领,有力支撑全国铁路网安全、可靠运行。中国通号将继续加大电磁环境效应领域、电磁安全防护领域的基础研究,为我国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浏览次数:55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