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研究设计院集团助力“红轨”磁浮示范线运行控制系统成功上线

发布时间:2023-01-04 作者:熊光华、崔俊峰、任现梁、石晶、雷涛 来源:通信信号院、安控院、运营部 字号:

近日,悬挂式“红轨”磁浮示范线工程搭载着研究设计院集团研发的悬挂式永磁磁悬浮列车运行控制和运输系统成功上线运行。该系统实现了ATO自动驾驶控车,标志着中国通号智能控制系统在国内首条悬挂式磁浮项目的应用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为智能轻量化系统的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悬挂式永磁磁浮“红轨”是一种利用稀土材料实现“零功率”永磁磁悬浮的中低速轨道交通形式,具备绿色节能、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和独立路权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交通运输部开展绿色智能交通装备研制及应用等背景下,2021年7月研究设计院集团与江西理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签署“悬挂式永磁悬浮轨道运输系统合作协议”和“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试验线信号系统技术服务合同”。研究设计院集团历时1年,先后完成科研立项、深入解读需求、制定技术方案、设备研发等工作,并克服疫情反复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圆满完成既定进度目标,取得了合作单位的认可。

为更好地适应悬挂式中低速磁浮的应用前景,研究设计院集团研发团队在设计初期,就将轻量化、定制化的理念融合在科研工作中,实现多项成果,自主运行控制系统和智能运输系统技术稳定,为下一步开拓市场奠定基础。

1、轻量化设计

采用云化设计实现中心轻量化设计、取消分散设置实现列控系统架构轻量化设计、采用STC一体化实现地面轻量化设计、单车载控双端实现车载轻量化设计、采用光学检测装置和无源定位设备实现轨旁轻量化设计,总体实现投资成本及维护成本降低、综合节省空间、系统优化。

2、5G+北斗的先进通信传感设计

采用5G切片技术来确保红轨专用业务的优先级、网络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车-车实时双向通信功能,在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前提下,实现全自动自主运行。北斗卫星定位技术提供授时、定位、测速三方面的服务,实现了基于北斗卫星的列车融合定位。

3、综合自动化设计

全面融合运营所需的列车运行自动监控、电力设备监控、机电设备监控、环境监视、视频监视、旅客监视等全要素信息,实现以运输为核心的多专业综合调度、多业务单元信息联锁以及日常运营中正常联动和紧急情况下应急联动控制。

4、立体安全防护设计

实现立体安全防护设计,包括运行防护、箱梁形变监测、列车悬浮间隙监测、主动防撞防护、综合监控为一体的立体安全防护设计,前面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基于中心云打通多系统数据连接,实现对车-路-人相关多系统综合安全联动。

5、动态协同运输设计

深度互联和智能融合列车、乘客、环境、设备等实体信息实现智能票务和智能旅客服务,打造具备实现磁浮车站与兴国磁浮高铁站、及与沿线景点票务的联动,实现快速安检验票、路径规划、乘客引导等舒适体验功能。

悬挂式“红轨”磁浮项目是研究设计院集团将轨道交通控制领域领先的技术优势应用在新型轨道交通市场拓展应用的典型示范案例,项目从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到后期管理,均拥有国产自主化知识产权,把磁浮技术与中小运量制式相融合,成为全球首个磁浮技术工程化、产业化的新探索,为轨道交通赋予了全新的应用突破和价值创造。

未来,研究设计院集团将持续做好磁浮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工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国家磁浮交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交通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浏览次数:296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