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参建的宝兰客专正式开通运营,一举打通了中国高铁纵贯东西的“最后一公里”,使得我国西北地区全面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实现西部与中部、东部高铁运营的互联互通。
宝兰客专全长401公里,横跨甘肃、陕西两省,不仅是国家铁路“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一条高标准、高密度、大能力的客运专线。宝兰客专的开通,对提高陆桥通道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实现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加强城乡一体化、促进沿线旅游业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自2015年6月3日中标宝兰客专通信信号系统集成工程后,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抽调骨干组成宝兰客专系统集成项目部,主要负责通信、信号系统的集成设计,集成管理、测试,电磁环境测试等工作。由于宝兰客专全线业务涉及兰州、西安两个铁路局,关联三家建设单位(甘青公司、西成公司和兰州枢纽指挥部),公司项目部需要同时兼顾沟通、协调全线的多家干系单位,特别是在兰州局、西安局分段联调的统筹计划时,项目部同志要经常往返于兰州、天水、宝鸡、西安等多地,节假日也无法和家人相聚,身体的疲累以及精神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可是大家毫无怨言,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助力宝兰客专开通。

宝兰客专兰州铁路局管段和西安铁路局管段相继于3月15日、5月9日顺利通过铁总的静态验收电务专业评审,5月19日各系统动态插入试验结束,至此,宝兰顺利接入既有西宝高铁的宝鸡南站。一个个标志性的里程碑式的节点的顺利完成,背后是项目部兄弟们无数个天窗点挥洒汗水、兢兢业业值守的身影。
在联调期间,结合铁科院逐级提速和动态调试进展情况,公司项目部作为集成管理单位,牵头分别开展了兰州局、西安局管段集成商信号SCT测试。针对每日的跑车问题,项目部在参加完业主、路局的各项会议之后,都要组织专题分析会,出具技术整改联系单,并纳入NCR问题分析库,统筹分析、记录、汇总技术问题,有时讨论完已经是深夜了。
在信号动态调试期间,公司项目部从测试方案编制、计划编制、调试配合、问题分析等方面全程参与并给予配合,至6月5日基本完成两段信号动态调试和全线拉通测试。
根据宝兰客专时速250公里的要求,项目采用CTCS-2控车模式的设计,并重点对于长大下坡道闭塞分区划分进行专项检查、研究以及优化调整设置,一是通过集成优化设计,运输调度指挥子系统分别实现了与兰州铁路局、西安铁路局高铁调度指挥中心的顺利接入。二是列控子系统分别实现了与既有兰新高铁CTCS-2级、西宝高铁CTCS-3级列控系统接口完全兼容对接和互联互通,特别是对宝兰客专接入兰州西枢纽和宝鸡南站方案做了精心设计。三是在西安铁路局管段通过合理设置级间转换点,实现了从CTCS-3级到CTCS-2级以及从CTCS-2级到CTCS-3级列控系统之间的自动切换,且不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
在宝兰客专的建设过程中,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充分发挥自身在设计、集成、产品层面的综合技术优势和团队协作优势,为工程的顺利开通实施全力保驾护航。宝兰客专通信、信号系统集成取得的成果,既满足了全线运输指挥和列车运营对信号、通信系统的各项要求,也确保了整条徐兰高铁全线直通运行的需要。每一个中国通号人都在为祖国高铁事业的腾飞而不懈努力着。加油,中国高铁!加油,中国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