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穿山越海!国内首条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铁——福厦高铁顺利开通运营

发布时间:2023-10-09 作者:殷超 来源:通信信息集团 字号:

9月28日,福厦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让沿线居民拥有了“坐着高铁看大海”的全新体验。项目建设以来,中国通号通信信息集团始终认真贯彻东南公司“八高九建”建设理念,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工程交付,用实际行动兑现了“精品工程,智能福厦”的建设目标。

福厦高铁全长277.4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之一“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信息集团负责该线客运站房客服信息系统、生产生活房屋办公管理信息系统、公安管理信息系统及南昌局集团端相关系统扩容接入工程等。福厦高铁的开通运营,将东南沿海城市群串联起一条“黄金旅游带”,福州、莆田、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将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2022年5月开工以来,福厦项目部全体参建员工紧紧围绕建设工期,在面对工程实施技术复杂、工期控制难度较大等不利因素,提前筹划,不断优化施工环节,深入推行标准化建设,强化过程控制,加强技术交底,积极组织开展“勇担当、作贡献、保增长”主题劳动竞赛活动,不断激发全员生产积极性,持续掀起大干热潮。在15家参建单位的开通达标评定中,通信信息集团取得第一名(A+)的好成绩,同时获得福建省总工会、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授予的2023年“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福厦项目部加大智能化应用力度,积极应用BIM技术、智能装备等科技化手段赋能福厦高铁精益工程建设。运用BIM软件精准建模,提前规划信息主机房信息设备及配套设施布局,对线缆引入、走线架安装、线缆排布及设备安装等关键工序进行“所见即所得”的可视化交底,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艺水平。通过BIM技术,提前计算机房内铝合金梯架的长度、高度、宽度等,直接在工厂定制生产,避免了现场人工作业产生误差,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艺水平,缩短了机房工程工期。

建设过程中,福厦高铁客服系统项目部全面落实工程建设标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为福厦高铁客专机房、站台、站房量身制定了多项工艺改进措施,打造精品工程。选用铠装尾纤,避免尾纤弯折受损,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性。采用不同颜色的夹板和套管标签区分线缆规格及业务类型,在提高整体美观的同时,也提升了日常维护的便利性。在空闲的物理端口增配硅胶软质防尘塞,有效防腐、防尘、防潮,提升设备防护等级。

本线还设置了智能配电及防雷接地监测系统、智能配线系统、客站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动车组运维综合管理平台等,大大提升了机房运维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了运维管理效率,为设备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勇担新使命,迈进新征程!中国通号的建设者将继续用匠心铸造精品工程,用行动践行使命担当,用品质塑造企业形象,为交通强国建设接续奋斗!

来自一线的故事

2021年12月,福厦高铁客服项目部正式成立。近两年来,项目部全体成员团结一心、拼搏奋斗,共同为福厦铁路建设贡献力量。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项目经理——豆新军: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整体质量、安全、进度等工作。工作中,豆新军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完善工作方法,时刻要求自己以专业的知识技能、高效的沟通交流、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来面对工作中的各项挑战。他对工作的匠心精神和热情投入不断感染着身边的同事,激励大家积极进取、共同进步。“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面对现场管理经验欠缺的项目管理人员和青年员工,他积极推动“传、帮、带”,将自己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倾囊相授,引导员工对工作勤思考、会思考,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营造劳逸结合共同进步的工作氛围。

“技术大拿”——殷超:作为项目总体策划人,殷超在整体策划的同时还喜欢钻研技术,独立将BIM技术应用到现场施工和交底,大大提升了施工工艺和施组质量,首件工程评估施工工艺和质量得到业主和路局的一致好评。同时多次组织召开“精品工程 智能福厦”专题讨论会,在他的启发和组织协调下,先后完成了智能配线、智能配电防雷接地监测系统的实施,大大提升了运维工作效率,受到接管和使用单位的一致好评。

项目部“标杆”——李露:作为福厦项目总工程师,李露从项目开工之日便驻守现场,成为项目部成员口中的“标杆”。近两年来,从项目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深化设计、方案编制、首件定标到工程验收,他驻守现场超580余天,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得到了参建各方的认可与好评。

“拼命三郎”——陈俊峰:为保障该线路施工的顺利实施,作为信息工程主管工程师的陈俊峰自然成为了项目部内的“拼命三郎”,经常通宵达旦开展工作。从2021年12月至今,无论技术交底、还是深化设计,他一直兢兢业业、坚守一线。尤其在施工期间,从项目前期到全面开工建设,他总是第一时间深入施工一线,进行现场勘察核对,用最短时间给出合理可行的方案,“随叫随到”“拼命三郎”是建设单位给他贴的标签。

“火眼金睛”——叶昊:作为客服设施主管工程师,叶昊有一双鹰一般的眼睛,现场施工质量或施工问题都逃不过叶昊的一双“法眼”。凭着多年的现场施工和管理经验,叶昊对客服信息各项施工、验收标准文件了然于胸,每次项目部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叶昊发现的问题最多,大大提高了项目施工质量。凭着这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业务技能水平,叶昊已成为架子队眼中拥有一双“火眼金睛”的“齐天大圣”。

“职场新人”——王博: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经验少、技术薄弱等问题,王博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勤奋好学,不断提升自己,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如今俨然已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工程人”。

他们只是福厦高铁客服项目部众多优秀建设者的代表,所有建设者与烈日相拥、与骄阳为伴,在八闽大地上演奏出磅礴乐章,用辛勤和汗水诠释了通号人的责任与担当。

浏览次数:593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