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202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轨道交通列控系统安全检测与数字化仿真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意味着中国通号安全检测与数字化仿真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轨道交通是基础性行业之一,是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和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列控系统守护轨道交通安全红线,安全检测筑牢列控系统安全底线,安全检测是保证列控系统具有足够安全性防护能力的最关键手段。传统的检测验收是依托于现场实际场景、实际车辆进行,不但消耗巨大人力物力,而且无法遍历全部场景,更无法进行危险故障注入检测。此次获奖的“轨道交通列控系统安全检测与数字化仿真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是针对列控系统数字化模拟难题研发打造的自动、智能、安全、规范、高效的数字化列控检测系统。
平台具有三大优势

全制式支持
安全检测与数字仿真平台拥有数量最多的列控设备模型库,是业内唯一能够支撑各制式、各等级的轨道交通列控系统检验仿真平台。
全智能测试
安全检测与数字仿真平台构建了具有故障注入功能的列控系统智能化检测环境,实现检测序列智能生成、并发序列智能执行机制和针对不同检测目标的检测项目智能优化,有效提高了列控系统实验阶段的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
全行业引领
安全检测与数字化仿真平台已累计服务了近4万公里高铁、10万公里普速、近千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目前已归纳总结检测案例4万多个,远超同类产品,并发布安全检测铁道行业标准十余项,成为该技术领域的行业引领者。
平台支持四大类检测

产品交付检测(PDT):证实产品工程应用数据及接口数据的完整性及正确性。
产品功能检测(PFT):证实产品整体的功能、性能及对外接口符合需求。
系统交付检测(SDT):证实由多个单产品组成的系统接口数据的完整性及各产品间配置数据的一致性。
系统功能检测(SFT):证实由多个单产品组成系统后,各单产品之间的接口及系统整体的功能、性能符合需求。
经过以上多维度的检测,可以发现列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隐患、薄弱点,实现产品现场运行功能安全,减少现场检测时间,节省运营成本,缩短开通周期,有力保障广大乘客的出行安全。
未来,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将持续强化数字化、智能化创新能力,积极布局安全检测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入应用场景,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赋能数字经济发展,为高铁信号产品安全可靠运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