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旷的雪域高原呈现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圣洁而灵动。在青藏铁路线上,中国通号格拉段的建设者正在为格拉段道岔更换和信号系统改造工程融雪设备安装调试、问题库消缺等后续工作忙碌着。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青海省西部、西藏自治区中北部,线路北起格尔木市,终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线路全长1136.34km,青海省境内长度590.55km,西藏自治区境内长度545.79km,其中海拔4000m以上地段长960km。中国通号承担了全线房建、通信、信号、电力、防灾等专业的施工任务。
10天前,中国通号圆满完成了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道岔更换及信号系统改造工程主体建设任务。在这一光荣而伟大的工程建设中,中国通号发挥了主力军和排头兵的作用,集结了1600余名员工进驻青藏高原,历经123个日夜在雪域高原的辛勤奋战,用实际行动了展现了新时代建功天路的务实作为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第一时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向中国通号发来贺电,一致肯定了中国通号建设者不畏艰险、克难攻坚,为青藏铁路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用实际行动再次展现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自进场以来,中国通号深知参建青藏铁路格拉段道岔更换和信号系统改造工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面对海拔高,工期紧,任务重,安全压力大等重重困难,全体参建员工初心如磐,目光如炬,始终秉持“不忘建设初心 牢记工程使命”的施工理念,先后完成11批次共计56个车站的开通任务,用实际行动在雪域高原谱写出新的传奇。
筑好党建“引领”之路
青藏铁路作为国家的重大交通工程,具有特殊而非凡的政治意义,中国通号高度重视格拉段道岔更换和信号系统改造工程建设工作。全体参建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通号工作部署和要求,引领全体参建员工紧密围绕工期节点目标,立足本职、担当奉献,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施工一线。

参建项目部通过多次召开专项会议,研究制定施工组织管理、技术标准、工艺质量提升等各项工作,并提出以高质量党建保障工程项目高质量推进的工作思路,将党员合理分配到每个班组,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实现了党员在班组的全覆盖;通过举行党员突击队授旗仪式带动职工群众干事创业,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青藏铁路格拉段道岔更换和信号系统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搭建”千里运输补给线
在项目建设的关键阶段,工程沿线多地相继爆发疫情,多数车站采取静默管理和封控措施。为保障全线参建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沿线施工人员日常生产生活的冲击和影响,项目部紧急成立后勤保障工作组,搭建起了一条由西宁至拉萨跨越雪域高原的千里运输补给线。

为了能让奋战在一线的职工能够得到充足的生产生活物资,后勤保障组成员战白昼、熬通宵、争分秒,为加快装卸物资,成员们每日高强度体力劳动不下十四五个小时。据统计,自8月16日首批物资配送,先后使用火车、汽车运输各类物资40余批,包含帐篷、床、行李、食品、药品、防寒用品、防疫用品、工程材料超百吨。
在后勤保障组供给生产生活物资的同时,沿线的1600多名职工并没有丝毫停歇,面对新冠疫情、高原高寒和复杂施工等多重挑战,依然坚守在各自岗位,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按期优质高效地开通了扎加藏布、托居、雪查玛三站,受到了业主单位的高度赞扬。
古露“演绎”抢滩攻坚战
一百余天的施工工期平摊到每一个开通批次上,施工时长只有短短的十余天,其中,古露站的开通现场演绎了一场“抢滩攻坚战”。
露站原本定于10月7日的开通节点,而信号机械室9月27日才具备进场施工的条件,除去一天模拟试验和3天站间及中心调试的时间,留给施工的时间仅有5天。
参建项目部不敢有丝毫的耽搁,在刚刚立完信号机械室的墙板后,便马不停蹄地将设备机柜运进信号机械室。随即各专业召开施工推进会,总体工作量统筹规划、具体工序计算完成时限、制定设备保护措施、安排交叉施工等相关事宜。为了满足信号设备的防尘要求,项目参建人员更是绞尽脑汁,机械室地面由地板砖改为涂刷防尘漆;设备配线尽可能采取场外预配;各专业在施工完成后利用篷布将设备遮挡,为房建专业装饰装修提供条件。
在如此的紧密衔接下,古露站于10月3日如期具备模拟试验条件,随后的连挂试验、站间试验和中心试验更是按部就班。开通总结会上,接管单位负责人由衷地说,古露站的开通是所有参建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创造了既有线改造史上的奇迹。
4500米那曲站迎“挑战”
作为青藏铁路格拉段道岔更换及信号系统改造工程最后一座高山的那曲站,海拔4513米,设有69组道岔,工作量是普通中间站的几十倍。


10月底的青藏高原已渐渐显露出它的狰狞,白天的气温便在0度徘徊,而开通前夕突如其来的暴雪更是让施工过程雪上加霜,参建人员即使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棉鞋,还是冻得直打哆嗦,负责设备安装、配线的工人更是冻得伸不出手来。电缆沟的开挖更是困难,首先要清除厚厚的积雪,锹镐触碰雪地一下一个白点,钢钎、电镐齐上阵才勉强提高了一点开挖的进度。伴随着寒冷而来的还有稀薄的空气,寒冷的天气让氧含量变的更低,身体稍加用力,便要喘上好久。

面对重重困难,参建员工没有丝毫懈怠,一方面调现有施工力量进行合理调配,以作业人数拓宽作业面积;一方面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把那曲站分块分解为多个红旗责任区,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开通当天,一个个轨道电路倒接完成,一架架信号机如期点亮,一组组道岔正常转换。经过了300多分钟的奋战,那曲站信号联锁设备顺利开通,为青藏铁路格拉段道岔更换及信号系统改造工程画上完美句号。
青藏铁路格拉段提质改造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满足青藏铁路的运输需求,全面提升青藏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抗风险能力,减少高原恶劣环境下的维修工作量和运维成本。
当前,中国通号全体参建员工深入贯彻落实国铁集团、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的部署要求,再接再厉,攻坚克难,全力做好青藏铁路格拉段道岔更换和信号系统改造工程后期融雪设备安装调试、问题库消缺等工作,为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