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国通号参建济郑高铁濮郑段、郑渝高铁、郑州航空港站以及郑州城郊线二期同时开通运营,助力河南在全国率先建成以郑州为核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并实现17个省辖市“市市通高铁”,提升了河南交通区位优势,为沿线经济发展提供了新速度、新动能。

郑渝高铁襄万段设车站10座,新开通车站8座,设计时速350 公里。其中,湖北段采用了中国通号卡斯柯CTC3.0系统和CTC中心系统,湖北段及重庆段采用了卡斯柯iLOCK型计算机联锁系统,是武汉局和成都局首次成线制应用iLOCK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C3线路。线路开通后,襄阳至重庆的铁路通勤时间将大大缩短,对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济郑高铁濮郑段设7座车站,设计时速350 公里。搭载中国通号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TCS-3级列控系统。该系统在济郑高铁首次实现列车一旦越过禁止信就立即触发紧急制动功能,大幅提升列车运行安全性。济郑高铁全线使用中国通号所属企业提供CTC3.0系统、网络优化和联锁、列控、临时限速服务器、应答器、LEU控制单元、ZPW2000轨道电路、道岔融雪等设备供货。济郑高铁开通后,接入郑州东枢纽,可与既有徐兰高铁、京广高铁、郑万高铁、郑阜高铁实现互联互通,有利于完善全国路网结构,加强区域交流互动,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郑州城郊线二期全长约9.116km,设车站4座,连通新郑机场与新建郑州航空港站(原郑州南站)。搭载中国通号所属卡斯柯CBTC信号系统。搭载中国通号所属卡斯柯Urbalis 888-CBTC信号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基于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技术,利用专用双向自愈骨干网和专用无线网络实现数据传输,为轨道交通提供安全和高效的运营保障。该系统贴近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市场需求,整体性能卓越,具备高效运营、精准控制、稳定通信、综合运维等特点。该线路的开通形成“一城四站”的客运枢纽格局,进一步强化郑州路网中心的枢纽作用,使郑州主城区和港区的联系更加紧密,进出市区更加方便,极大提升郑州路网交通能力和经济拓展能力,极大地方便沿线居民出行,充分发挥郑州空铁“双枢纽”优势作用。

郑州航空港站原名郑州南站,是连接郑渝、郑阜高铁和郑机城际铁路,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郊铁路(地铁)和市政公路交通于一体的郑州大型交通枢纽站之一。作为国铁集团和河南省政府的重点项目,中国通号承担郑州航空港站通信信号施工任务。建设工程中,中国通号郑州航空港站全面推广“首件定标、样板引路”的建设理念,深化信号工程施工工艺及工序,编制《郑州航空港站信号专业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实施细则》,归纳总结工艺通信工艺创新3项,信号工艺创新18项,为精品工程安全、优质、高效推进提供强大助力。郑州航空港站的开通运营,对于进一步提升郑州铁路客运枢纽功能、方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中原城市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打通铁路“大动脉”,织密城市地铁网络,中国通号参建员工用“期到必成 成时必精”的庄严承诺,为中原交通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河南道交通建设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中国通号将持续以安全领先的创新技术产品守护人们美好出行,在国家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征程中不断履责担当,贡献力量。